每天消失个抢救濒危中国传统古村落迫在眉睫央广网北京12月11日消息(记者王晶)祭祀、老水车、山间新绿....。
历时6年投资逾10亿 开张3年只热闹一阵 巨资修复千年古镇缘何遇冷 位于无锡、苏州、常熟三地交界的荡口古镇,素有“小苏州”“银荡口”之誉,是无锡市最早一批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区)和国家4A级景区的古镇,也是无锡市域内保留江南水乡古镇旧貌最为完整的古镇。12日,荡口古镇110多户经营业主向记者反映,古镇景区修复后开张3年只热闹了一阵,目前人气萧条,生意难做。为此记者进行了实地调查。 逾四成商铺空关 记者日前从古镇西门进入景区。一位来自扬州经营梳子店的王姓男子说,自己开店近一年,生意从未好过,昨天只是晚上做了200多块,今天还没开张。 “连自己的生活费都赚不到,所以老婆在扬州打工,不敢跟过来。”一位来自淮安经营“药膳酥”的中年男子说,一天房租要120元,电费10多元,还有水费、原料成本等,而一天营业额只有120元左右。 记者探访发现,景区内许多店铺空关。除了当地一些老人坐在小河边的长椅上休憩,很少看到外地游客。景区营销部门工作人员透露,共284家商铺,空关率在40%以上。 在一些经营户看来,游客少,跟景区收取门票有很大关系。一位中年女店主说,这里没收门票前人气挺旺,周边苏州、上海等地不少游客涌来,生意好做;自从2015年国庆长假后收取80元门票,人气一落千丈。 位于景区东门附近的鹅湖酒店戴姓老板告诉记者,古镇刚开张那阵曾“火”了一把,自己开了家客栈,常常前面客人刚退房后面就有人入住,就是从收门票开始游客慢慢少了,特别是苏州、常熟自驾游游客不来了。由于人气不旺,他两年前撤出了景区。 负责景区运营的无锡荡口古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前台接待人员也坦承,实行收取门票制度后,游客确实少了。至于一天能卖多少门票,对方表示“这个不能讲”。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景区游客接待量13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又跌了些。 经营户们反映,无锡市居民可凭身份证免费进入景区,平时景区内以基本不消费的老年人居多,这里已成当地居民的“后花园”。 景区业态同质化严重 经过6年的保护性修复,总投资10亿元的荡口古镇于2014年试营业、2015年正式对外开放,打出“吃在荡口、住在荡口、文化休闲在荡口”以及打造长三角休闲旅游度假胜地的口号,一时令不少人兴奋激动,可现实与期待落差颇大。 景区招商总监李瑜珲说,从去年下半年起,景区把武圣路作为试点街区,清理沿路饭店、茶馆等商铺,规划引进书店、工作室、传统技艺等休闲体验式商业业态,着力打造“乐活里”吸引年轻游客,激活消费力,增强景区黏性。现在问题是,景区内新老业态不相兼容,导致招商进展缓慢。 |